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首设民商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
天山网-新疆法治报讯(记者古雪丽 通讯员刘雯报道)近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联合乌鲁木齐市司法局、乌鲁木齐市国际商事调解联合会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同步挂牌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首个“民商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此举标志着“法院主导、司法行政支持、专业组织参与”的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正式启动,将为服务“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此次合作聚焦实体化运行,三方将各司其职、协同联动,构建全链条解纷模式。乌鲁木齐市司法局负责统筹协调与行政支持,推动机制落地见效;新市区法院指派专人担任工作室联络员,负责诉调对接、平台数据管理、调解员培训,并开辟司法确认“绿色通道”;乌鲁木齐市国际商事调解联合会则依托工作室组建具备涉外法律知识与商事实务经验的调解员队伍,接受法院指导与监督,确保调解程序规范、结果公正。
该工作室的成立不仅是落实“搭建区域性国际商事多元解纷平台”要求的具体实践,也填补了专业商事调解与诉讼程序无缝衔接的空白,推动涉外法治建设向基层延伸。通过整合专业调解资源与司法保障力量,工作室将直接服务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需求,成为优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质性举措。
合作机制展现“签约即运行”的高效务实作风。在一起僵持近两年、标的额约40万元的合同纠纷案中,调解员从法律责任、商业信誉等多角度开展专业化调解,采取“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多轮协商。承办法官全程指导,最终促成纠纷圆满解决,实现多元解纷机制的“开门红”,验证了新机制的有效性。
据介绍,未来,三方将以首案成功为契机,持续完善“多方协同、多维破局”的商事解纷模式,深化合作内容,提升涉外商事调解专业化水平,为乌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