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保“驾照式”记分管理系统全面上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任春香报道)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日前,新疆医保“驾照式”记分管理系统已全面上线。该系统覆盖全区医师、护士、药师、医保费用结算审核人员等9类人员,目前已有1.2万余家定点医药机构、超过30万人被纳入记分管理。
今年以来,自治区医保部门聚焦基金监管难点痛点,搭建全区统一的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系统。系统整合智能监管、飞行检查、跨部门协同检查等数据资源,依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工作要求,参照机动车驾驶证管理模式,实行“自然年度12分制”管理,将医保基金使用监管精准落实到个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夯实医疗机构使用医保基金主体责任。
“驾照式”记分管理依托新疆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构建集信息采集、数据治理、承诺签署、责任认定、记分管理、异议申诉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闭环管理体系,针对医师、护士、药师等不同岗位人员,量身定制医保支付资格管理模块,为每一位医务人员建立“数字档案”。系统串联医师、药师等直接责任人,以及定点医药机构、医保部门等多方主体,形成“一处违规、多方受限”的监管合力。
系统创新引入“修复机制”,允许被记分人员通过医保政策学习、在线考核等方式修复信用,形成“约束+激励”的良性循环。对违法或违反医保服务协议的相关人员,在对定点医药机构作出行政处罚或协议处理的基础上,根据行为性质和责任程度等认定相关人员责任并记分。
今年4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率先试点上线该系统,现已在全区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处理违规行为680条,涉及542人,总扣分1179分,以“精准记分”推动“规范行医”的效果逐步显现。
自治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医保“驾照式”记分管理的实践是新疆医保基金监管模式的创新突破,该系统细化了主体责任,推动了“机构监管”向“机构监管+个人监管”双重监管转型,从根源上拧紧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的“安全阀”,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我区将立足工作实际,持续拓展记分结果应用场景,探索与多部门建立实时数据共享机制,强化联合监管合力,让每一次监管都落到“守护群众利益”上,让每一分“救命钱”都用到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