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观察丨丝路航空枢纽加速腾飞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伊宁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引擎之一。自今年4月17日启用以来,这座现代化航空枢纽,以日均8.3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95.29%的航班准点率、近300条密集的航线网络,书写着中国向西开放的新篇章。
刚刚过去的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4789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76.3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7819吨,各项指标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并刷新多项历史纪录。
不仅如此,今年暑运期间,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保障航班起降3.76万架次,运输旅客超644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7.65%,日均旅客吞吐量达10万余人次,单日旅客吞吐量多次创新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充分展现了其作为现代化航空枢纽的强大运营能力和高效保障水平。
“从值机到安检、登机,全程‘刷脸’通行,特别顺畅。”旅客古丽娜言语间满是惊喜。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旅客通过自助人脸注册和授权便可体验航站区内的值机、行李托运、安检、行程查询和登机等全流程自助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量身定制的双向人脸识别登机闸机属于国内首创,让经停和备降旅客也能享受便捷的“刷脸”通行,使出行更加便捷。
在智能科技重塑航空出行体验的同时,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航线网络正以惊人速度织就“一带一路”空中走廊。新增乌鲁木齐—张掖、乌鲁木齐—义乌等直飞航线,加密乌鲁木齐—厦门等热门航线频次,形成覆盖全国重点城市的“经乌飞”中转网络。复航乌鲁木齐—迪拜、乌鲁木齐—奥什等航线,新开乌鲁木齐—费尔干纳、乌鲁木齐—大阪等国际客运航线,将中亚、西亚、东亚紧密相连。
货运航线的布局同样令人振奋。乌鲁木齐—尼什、乌鲁木齐—塔林等全货机航线开通后,形成“中欧快线+中亚通道”双轮驱动格局。其中,乌鲁木齐—巴黎/马德里航线成为新疆首条直飞西欧的货运航线,乌鲁木齐—乌尔根奇航线则打通了中亚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这些航线的开通,标志着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正从传统客运枢纽向客货并举的复合型枢纽转型。
今年1—9月,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通航航线293条(包括临时航线),其中国内航线231条,国际航线62条。今年,乌鲁木齐国际客运已累计开通19个国家、24个城市的国际客运航线;国际货运共开通22个国家、32个城市的货运航线。
航线网络不断延伸,服务品质也在持续升级。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通过空间重构、流程再造与服务创新推动中转服务系统性变革,着力打通衔接堵点、优化旅客体验,实现中转“零障碍”,使其作为西北门户与中亚枢纽的功能实现质的飞跃。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共保障中转旅客217.2万人次,其中急转旅客2880人次。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两条4F级跑道高效协同,运行容量大幅增加,出港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5.29%,为旅客提供“准时起飞”的安心保障;缩短值机截止时间、添加AI翻译显示屏、增设免费充电区和躺椅等设施,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舒适。这些举措共同织就了一张温暖而高效的服务网络,让每一位旅客都能感受到新疆的开放与热情。
来自俄罗斯的旅客达娃通过AI翻译显示屏顺利办理值机手续,“乌鲁木齐的机场非常大,很漂亮。有了AI翻译设备,出行更方便。”她说。
站在航站楼观景平台极目远眺,一架架银鹰腾空而起,载着“一带一路”的梦想飞向远方。当夜幕降临,航站楼的灯光与星空交相辉映,预示着新的腾飞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