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拉犁铧”到“云上牧场” 新疆老种牛场变身高产基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
吃“定制营养餐”,享智能化挤奶,进入“恋爱时节”还能获特别关照——在新疆农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有限公司,2.76万头奶牛的“智慧生活”正勾勒出新疆畜牧产业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依托数智技术,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老场已建成新疆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高产奶牛示范基地,为畜牧业现代化树起新标杆。
始建于1955年的呼图壁种牛场,是自治区成立后首家高产奶牛示范养殖场及乳品加工基地。如今,该公司已形成以农业为根基、畜牧业为核心、胚胎移植为引领、乳品加工为龙头的“种、养、加”一体化全产业链格局。
今年10月18日,在建场70周年之际,呼图壁种牛场老职工、科研人员、行业代表等齐聚于此,见证新疆畜牧产业从“人拉犁铧”到“云上牧场”的蝶变。
10月18日,呼图壁种牛场老职工在新落成的呼图壁种牛场文史馆参观。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摄
走进呼图壁种牛场牧五场,80位转盘式挤奶机高效运转。奶牛经自动识别系统有序入位,9分钟即可完成挤奶,传感器还会实时记录每头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及健康数据。“我们经历了从人工挤奶到智能化设备的升级。”呼图壁种牛场牧五场兽医负责人阿巴斯江・买买提感慨道。
2008年底,该公司首套智能化挤奶设备落地呼图壁种牛场,开启了“数据化养殖”序幕;2015年,下属8个牧场全面启用智能挤奶与管理系统,彻底告别“纸质记录 + 经验判断”的传统模式;2024年,位于阿克陶县的牧场实现3000余头奶牛跨区域无缝管理。
健康监测也在迭代升级。2025年起,各牧场将计步器更换为三代智能项圈。新项圈可同步采集采食、反刍、喘息等四条数据曲线,每五分钟更新一次,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握牛群健康状况。
目前,呼图壁种牛场已将智能牧场管理系统覆盖养殖全链条,构建起奶牛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精准饲喂、疾病预警及原奶质量全程可追溯。
数智变革的效益十分显著。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主席冯艳秋介绍,该场奶牛平均单产连年攀升,2024年达11吨;生鲜乳核心指标持续优化,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菌落总数均优于全国及农垦牧场平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效率提升的同时,人力成本大幅降低。现在,配种员管理规模从每人200头牛跃升至1000头牛,兽医工作效率提升45%。
智能化效益还向全产业链延伸。上游3万亩苜蓿种植基地里,滴灌带精准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科学灌溉;下游养殖废弃物经生物能源公司处理变废为宝,形成“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种植”的绿色闭环。
近日,呼图壁种牛场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控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标志着其智慧牧业建设获国家级认可。
“以工业化思维重塑农牧业生产,我们构建起从牧草种植、良种繁育到乳品加工、多元流通的绿色有机全产业链,让‘新疆好奶’香飘全国。”呼图壁种牛场党委书记、董事长卫新璞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智能化转型,在良种繁育、智慧养殖等领域探索创新,为新疆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