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哈密受损航标:围栏已修建 修复即将开展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围绕航标四周,哈密市有关部门已经建起围栏;戈壁生态保护专家正在实地踏勘,为后续保护方案的制定做准备……
这是10月18日下午,记者在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辖区内“为人民服务”等巨幅航标保护现场看到的。
“为人民服务”航标距离哈密市伊州区城区70多公里。驱车沿G30高速公路向星星峡方向行驶,至骆驼圈子立交桥经S328线和一条简易公路驶入戈壁,其位置距公路约3公里,附近还有铁路线通过。
哈密市伊州区“为人民服务”等5处航标方位图。哈密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近航标所在区域,一排排粗大的螺纹钢柱扎进地面,柱子上缠绕着麻绳,把“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围成了一个长方形。围栏区域内,哈密市伊州区林草部门工作人员在现场取证,哈密市邀请的戈壁生态专家在实地勘查;“人”和“民”两个大字中间,车辆漂移碾压形成的圆形车辙被砂石覆盖。这些砂石是由博主陆遥运来修复碾压痕迹的。
10月14日,哈密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勘查“为人民服务”等5组航标整体形态受损情况。郭子毅 摄
戈壁滩上风很大,被砂石围住的野草在风中摇曳,但沙尘并不大。哈密市伊州区林草部门工作人员说,这片戈壁的砾幕层比较坚硬,地面砂石多,盖住了下面的沙土,“如果砾幕层被碾压破坏,沙尘就会起来。所以保护戈壁很重要。”
记者沿围栏行走一圈,发现“为人民服务”航标所在区域之外,有很多水流冲刷形成的沟壑,但是航标所在区域基本没有冲刷痕迹。仔细观察,航标区域地势较高、相对平整。哈密市融媒体中心的一位资深记者介绍,2018年哈密遭遇特大暴雨,沁城乡射月沟水库漫顶溃坝,洪水冲到了这处航标所在地,但航标并未受损。看来,当时第八航校的官兵们在刻画航标时,对地形地貌进行过认真仔细的勘查和测量。
采访中,记者偶遇哈密市伊州区一对夫妇带孩子专程来探访“为人民服务”航标。他们说,从网上了解到“为人民服务”航标受损及修复一事,因此专门带孩子来看一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为人民服务”等5组航标位于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戈壁深处。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哈密成立,为防止飞行学员在驾机训练中迷失方向,航校官兵们在戈壁上精心刻画出“为人民服务”“只争朝夕”等5组巨型地标文字。其中,“为人民服务”单字长宽各达50米。在那个没有卫星定位的年代,这5组大字就如同飞行学员的“空中灯塔”。
今年9月,常常与卫星地图打交道的易车网员工陆遥查看卫星地图时,偶然发现新疆哈密戈壁的“为人民服务”巨型大字周围出现异常圆形痕迹。与历史图片对比后,他认为这是越野车辆漂移痕迹。陆遥驱车2200公里来到哈密,拉运20吨砾石,耗时一周对受损区域进行了修复。
10月10日,陆遥将记录这段经历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后,引发网友热议。人民空军官方账号在视频下留言回应:“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人民爱。向您致谢!”
“为人民服务”航标整体形态受损一事引起哈密市高度关注,10月12日,哈密市多部门商讨常态保护措施。10月14日,哈密市有关部门开展实地踏勘和调查处置工作,目前,损坏航标的责任人已找到,5处航标列入第四次文物普查范围,修复方案正在制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