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讯(记者 张紫嫣 高乐 和田台 赵渤 阿巴拜科日 阿克苏台 王水江 程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疆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在策勒县农牧民易地搬迁点津南新村,400多座温室大棚正在进行水肥一体化中控智能调节设备的安装调试,建好后可实现水、肥自动定时定量浇灌。
策勒县策勒镇津南新村村民 麦提图尔迪·麦提阿孜:我家种了8座大棚,1年收入10万元,大棚安装使用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设备,给大棚浇水、施肥,非常方便。
津南新村是设施农业和工业园区结合的产城融合区。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吸收村民在工业园区务工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策勒县策勒镇津南新村党支部书记 古丽拜合热姆·艾克木:通过改造提升大棚硬件设施和培育优质果蔬品种,形成菜、果、花、药等多元种植模式,持续增加设施农业产出效益。
津南新村的建设和发展,是新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缩影。2024年,自治区对333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加强帮扶,16.67万群众实现了搬迁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发展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路径,更是脱贫地区增强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新疆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沙雅县海楼镇阿克墩村盘活7286平方米村集体土地,打造了兼具民俗文化展示、传统竞技演艺、特色美食品鉴、手工艺品销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民俗巴扎,推动乡村经济和民俗文化共同发展。看上这里的人流量,阿孜古丽·阿木提开了家面馆,每月收入超过2000元。
沙雅县海楼镇阿克墩村民俗巴扎经营户 阿孜古丽·阿木提:来民俗巴扎的人很多,房租也便宜,我会好好在这里开好店,增加收入。
今年,阿克墩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计划把民俗巴扎经营收入的20%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拓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沙雅县海楼镇阿克墩村干部 喀力比努尔·艾合买提:继续利用好民俗巴扎资源,丰富民俗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带动群众增收。
加强就业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又一重要抓手。今年,新疆继续用好对口援疆、定点帮扶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1650个就业帮扶车间联农带农作用、15.64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作用,优先确保弱劳动力、半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确保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在108.7万人以上。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副处长 王斯烈:盯住每一个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确保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认真谋划产业项目,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致富。